晋江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全国县域范例-凯发平台

晋江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全国县域范例
来源:晋江经济报 时间:2024-08-02 18:06

  日前,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晋江召开,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晋江经济报刊发文章《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全国县域范例》,报道晋江率先构建“中高本硕”贯通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做法。

  2所本硕高校、1所职业本科、1所高职、4所中职,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晋江在全国县域率先构建“中高本硕”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现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跨越。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

  晋江地处福建沿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晋江经验”的诞生地。这里产业发达、经济活跃,为产教融合提供肥沃的土壤。

  去年5月,晋江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牵头学校,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为牵头企业,晋江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园区,申报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全国县级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

  “职业教育是离产业最近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与产业繁荣、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告诉记者,该校通过携手创建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纵向整合晋江职业教育中高职、本科和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抱团发展,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争取到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横向聚焦晋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周期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服务的同时,与产业共生共荣、共谋发展,形成了“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

  去年以来,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速推进,办学规模日益壮大。目前,联合体在校生规模达5.8万人,年社会培训5.6万人次。其中,2023年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9万名,超40%留在晋江,为晋江的产业发展和创新转型提供了立体式、多元化、全周期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联合体立足产学研创一体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先后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海西研发中心等12家高能级平台,今年来,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26个、投资额1.65亿元。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近年来,晋江职业院校一直在主动应变。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设25个职业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八大专业群。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贴近晋江产业设置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兼备、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交叉渗透的专业体系,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33个专业。

  晋江的职业教育也承担起了培养本地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晋江4所中职学校均是省级及以上改革发展示范校、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学校、省级“双高”项目a类建设校。

  今年,晋江在校企联合培养“3 2”五年专基础上,率先开展校行企联合培养“3 4”中本贯通全省首批试点,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分别与晋江职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华侨职校的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晋兴职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及安海职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联姻”,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顺利完成招生200人。职校学生的升学渠道进一步畅通,升学机会大大增加。

  “北有鲁班工坊,南有海丝学院。”近年来,晋江还大力实施职教“走出去”战略,建立一批“海丝学院”,打造培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的职教品牌。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海丝学院与泰国素叻他尼皇家大学、素叻他尼市政府三方签署“中文 特长教学”志愿支教项目并召开项目推动研讨会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国际学院院长何振鹏有一本护照。护照上,一枚枚或红或蓝或黑的出入境签注,记载着他的“出海”足迹——7年,10多个国家,里程超20万公里。

  成为“空中飞人”,何振鹏并不觉得疲惫,反而内心充满喜悦。在他看来,每一趟旅程都是有收获的——作为泉州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以侨为“桥”,开展“职教出海”活动,目前,已在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建成13个“海丝学院”,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项目26个,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中资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海外华侨华人自发牵线搭桥、宣传推广,为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有力帮助,晋江的职业教育也吸引了不少海外年轻人。”何振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求学的外籍学生已突破160名,其中,还有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

  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晋江将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一体两翼五重点”部署,持续提升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效,打造更多新时代产教融合标杆,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晋江范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