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数字教育强省,强化“数字福建”人才保障的建议》(2022108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深入分析了人才培养对于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数字教育体系,建设数字教育强省”的若干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厅将认真研究吸纳。
近年来,我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全面实现100m以上宽带接入,中小学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建设开通“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网”,组建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开通福课联盟门户网站,建成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各学段深入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应用推广,为全省师生和广大教育受众数字化学习提供支撑。二是着力普及青少年数字常识,提高中小学生数字素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使学生切实提升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成立人工智能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启动人工智能试点工作,遴选“福州晋安区”和“厦门湖里区”两个实验区和104所省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组织各地各校积极参与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热情。三是增强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力。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与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紧密衔接的数字经济领域一流学科建设,全省现有数字经济相关博士硕士学位点24个、本科专业29个、高职专业371个。推进本科高校数字经济领域应用型学科建设,增强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力,共遴选集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94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含培育)。加快推进省级“双高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对接产业、支撑发展的职业院校和数字经济领域专业群,2021年,12所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群被确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职教集团(联盟)、成立产业学院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机制,打造数字经济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以来,共遴选确定网龙数字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海比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等14个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省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建设项目;开展“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 x证书)制度试点,共有143所学校参与“网点运营推广”、“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跨境电子商务多平台运营”、“直播电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120个数字经济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促进岗课赛证融通,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下一步,我厅将充分研究吸纳您的建议,加快构建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加强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培育,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是建设福建省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今年5月,我省被确定为全国9个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单位之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教育部批复同意。我厅正在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完成“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以及“福建省24365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集成,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受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各地各校按需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贯通、联通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二是建设云网融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国家教育新基建,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原则建设省级教育专网,推进全省教育系统ipv6规模化部署,实现全省100%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学校接入高速、绿色、稳定、安全的教育专网。结合数字福建专项规划,鼓励通过混合云架构构建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教育云,打造一体化的教育大数据中心。三是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工程。支持福州市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申报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分年度遴选10个县(区)建设“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100所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
二、提升中小学生数字素养,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优秀实验区建设。指导鼓楼区和思明区两个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引导各地通过现场会等形式发挥典型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变革与创新。二是进一步推动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指导各地各校使用新修订《信息技术》教材,加强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编程课程等内容教学,按不同学段循序渐进地安排授课内容,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是将信息素养培养和“双减”相结合。指导各地各校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的信息化常识学习,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水平,培养兴趣和特长。
二、加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汇聚数字经济高水平人才。一是支持高校在数字经济领域申报建设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科技专项,围绕人工智能、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海洋、医疗健康大数据、健康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跨学科高层次创新团队。二是推动高校加强对从事数字经济基础性研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三是支持高校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集聚数字经济全球顶尖创新人才。支持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培养数字经济领域优秀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带团队、带项目、带技术在闽创新创业。四是深化数字经济学术交流合作。支持高校新建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基地,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四、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培育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一是支持高校建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区块链工程、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复合型专业。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适度扩大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二是支持高校实施多主体协同育人,以数字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产业互联网、云计算、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探索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三是强化“三创”育人功能。鼓励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实施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高校围绕软件信息及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建“双创”示范基地。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数字科技竞赛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福建省教育厅
2002年7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