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加快建成科技强国主要任务部分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校应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深化评价改革等方式,加快提升集人才、学科、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不断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优势。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突破口。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并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实际,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和新工具,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一是赋能教育教学范式变革。高校应主动对标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推动面向智能时代的主体教育理论创新和信息化教学变革创新,全面提高师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以适应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发展要求,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数字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整合效率,构建“资源—数据—服务”无缝衔接的开放互联学习空间,打造“智慧教室—云端一体化智能教学平台”协同联动智能教学系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多模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在教和学、学和用过程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数字化为基础和目标,提高综合育人能力水平。二是赋能科学研究方式变革。数据驱动方式对科学研究广度、深度和效度具有重大影响,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力量,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劳动资料和更广泛的劳动对象。高校应加快建设“人工智能 ”科研体系,构建“人工智能 ”学科专业群,推进人工智能与文、理、工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打造多学科专业融合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另外,通过“技术 需求”双轮驱动方式,建设学科交叉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深度交叉协同,促进传统学科转型升级,注重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阐释、引导构建等方面的服务作用。
以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四个面向”为高校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心怀“国之大者”,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结合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有组织的学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生长点,实现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高校要主动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打破传统以学科界限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模式,针对解决现实问题建设跨学科平台,汇聚学科优势,推进学科集群发展。从体制创新入手,做好全域统筹战略规划,推动各类学科创新要素和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畅通多学科联动机制和破壁垒交流渠道。从机制创新发力,推动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方式转变,改革组织和运行机制,灵活设立新型科研组织,建设学科“特区”,凝聚学科建设合力,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汇,为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办学新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强基础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要发挥基础学科特色,开辟前沿研究方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依托优势基础学科开展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三制并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3 2 4”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构建科教融汇协同培养机制,开设文史、数理、化学等英才直博班,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法学经济学、数学经济学等交叉实验班,依托现代技术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评价改革引导资源配置,不断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应以创新为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引导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流动,强化校内外协同创新,积极开展有组织的高质量社会服务。一是聚焦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支持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机制,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以长远眼光发现和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实施“强院兴校”战略,充分发挥院级组织在科研团队引育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通过团队塑人才、任务育人才、精准引人才,造就多专多能多经验的尖端人才。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育项目,推进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着力培养国家和地方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强与核心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走进学校、学生走进企业”的方式,以企业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综合能力为标准,培养产业领域创新领军人才。二是对接社会需求,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要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打造“学科—人才—平台”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和融通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我们积极发挥师范特色,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用户”(ugbs)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平台,服务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支持校内外专家联合建设以科技前沿探索、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如聚焦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发展光化学和光催化技术,与地方联合成立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以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地方发展光化学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化工、冶金、食品、医药和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